
照片總覽

30/30

1 / 30

2/30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9

10

11

12

13

14

15

16

17

18

19

20

21

22

23

24

25

26

27

28

29

30
從沉重感出發的轉變動機

3/3

1 / 3

2/3

1

2

3
一進門,滿眼木皮、紅白廚櫃、低壓吊燈,讓空間顯得壓迫又厚重。 雖然當年是風格選擇,但隨著生活型態轉變,這樣的設計已無法陪伴下一階段的日常節奏。

3/3

1 / 3

2/3

1

2

3
設計團隊決定從「減法」出發,減去視覺負擔,保留結構機能,打造更開放與呼吸感的主場域。
讓料理成為生活亮點的廚房設計

原本的餐廚空間以高櫃與中島硬性區隔,不僅阻斷家人互動視線,也讓空間顯得侷促。加上大面積亮紅色櫃體佔據視覺焦點,增添壓迫感,使整體氛圍沉重。

設計師以「中島+雙面收納」為主軸,融合洗手槽與料理備餐區,將原本的狹隘動線轉為流動式廚房系統。 轉換白色烤漆搭配黑鏡與粉嫩跳色中島,打造層次又不沉重的視覺重心,讓做飯這件事,重新變得療癒。
視野浴室,重整動線與風格

雖然景觀不錯,但原本的浴室配置卻讓人「只想快洗快走」,不像家中的浴室一般舒適。沉重的色調、過高的浴缸、難以清潔的轉角。

設計團隊調整分區,將馬桶區、洗手台與淋浴區獨立劃分,並加入屋主喜愛的花磚作為空間焦點。 不僅提升使用便利,也讓整體空間氛圍更放鬆、輕盈。
臥室主視覺重構,回到簡單的安穩感

臥室是放鬆的空間,但原先色調與材質卻讓身體無法徹底放鬆。

這次改造以霧面灰+白為主視覺,選擇簡潔的板式系統櫃,搭配滑門鏡櫃,減少尖銳邊角與視覺重量。

床頭採整合櫃體收納與簡約光源設計,讓入睡之前的片刻,成為一種自我照顧的儀式。
收納美學的極限拉升

6/6

1 / 6

2/6

1

2

3

4

5

6
這次的整體設計不僅是「風格」的更新,更是收納邏輯的重新建立。從滑門拉籃、層板櫃、隱藏電器架到玻璃展示櫃,每一處的設計都藏著「為了生活便利而生」的細節。 色彩簡化、線條一致,讓家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恰到好處地「收起雜亂,留下美感」。